来源:赵世玉博客 作者:赵世玉
作为一名执业二十余年的律师,我想以律师的视角来谈谈法学生在就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诸位参考。
一、去向选择问题
曲阜师范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张伟在毕业后不怎么羡慕国家机关的工作,选择了律师职业。几年下来,律师工作做的有声有色。当然,白头发也冒出了一些。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李秋麟在毕业前曾经向我了解日照的律师现状,我说你在北京多好,她说其实她已经考上了北京二中院,我说那就留在北京呗,她说父母年龄也大了,我问你是独生女?她说是。我回复她:慎重选择,永不后悔。
其实,无论如何选择,都会后悔的:在北京,后悔远离家人;在日照,后悔平台太小。换个角度,也可以说,无论如何选择,都不必后悔的:在北京,平台大;在日照,靠近家人。
人生就是不断选择,选择必然有得有失,故无须患得患失。在日照这个城市做律师,视野不能窄,胸怀不能小,志向不能低,以全国一流律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鞭策自己,这个可以有。
二、终身学习问题
学无止境,律师职业需要不断更新知识。
当你刚刚开始接手一起简单的交通事故、民间借贷或者盗窃案件时,可能会感觉自己竟然如同老虎吃天。
当我执业多年以后,还是发现自己的知识、能力远远不能适应需求,也远远不能适应自己的期待。
三、收入来源问题
律师是实干者,最终还得靠实力。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了案源,或者说是没有了收入来源,连生存都成问题,就会空有一肚子本事却无用武之地。开始从事律师职业时,收入来源是第一位的。
四、法律关系问题
“打官司就是打关系”,我理解的这个关系是指法律关系。
搞明白是什么事实,有什么证据,定什么案由,用什么法律。
五、社会关系问题
与公检法的关 系;与司法局、律协的关系;与律所的关系;与同行的关系;与当事人的关系等等。以投诉为例。
六、动手能力问题
动手能力指实践能力,应用能力,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等。
“爹娘面前喜殷勤”“勤扫院子懒赶集”,端茶倒水洗衣做饭刷碗拖地这些最直白的动手能力,是需要引起重视并多多亲历亲为的。
七、长期焦虑问题
工作压力大,调整好心态。“晴耕雨读”,“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八、基础不牢问题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从规范写好法律文书做起,不要把“被告”当成“被告人”,不要把“起诉状”写成“起诉书”。
每个人都会犯常识性的错误,少去嘲笑别人,多来完善自己。以诱导性发问为例。
九、规范执业问题
从一开始就养成一个严格依据法律法规、行业规范进行执业的好习惯,习惯成自然。
十、提升效率问题
从一开始就树立自信心,自信不自大,自谦不自卑,注重工作效率,当快则快。
一切阅历都是财富,只要你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反思、不断修正。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只要你认真思考认真学习认真工作认真生活。
最后,以一首“玉体”打油作为我的发言总结:
“学业有成不一般,就业还须再登攀。齐头并进多努力,曲师学子天地宽。”
谢谢大家,祝福同学们!
——赵世玉在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
“法学教学创新与就业能力培养”
学术论坛的发言
作者:赵世玉,山东律苑律师事务所律师,日照市法学会刑事法学研究会会长。
来源:赵世玉博客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