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重庆钜沃律师事务所 作者:陈仕壕
在当前律师行业变革之潮暗流涌动、技术之火星星燎原之际,青年律师除了在专业上不断沉淀、积累以外,还需积极拥抱新技术,利用技术来带的后发优势以实现超车。在个人能力及素质得到提升的前提下,选择优秀的平台与团队,打破人际交往的圈子,最终实现青年律师的快速成长与晋升。
硕士毕业之际,我面临着职业道路的选择。虽然家中“考个公务员,喝茶看报美滋滋”之声不绝于耳,但我还是怀着情怀、理想与抱负,毅然投身于律师行业,卷入了司法改革的滚滚洪流之中。在今天即将成为执业律师的前夕,回顾入行的一年余时光,虽然还没有成为满载案子、票子、妹子的人生赢家,但对青年律师的成长晋升也有小小心得,供各位斧正。
一刀999级?不存在的
在我还没入行之前,有一部叫《何以笙箫默》的电视剧正热播,男主角何以琛以高颜值、多金、霸道总裁的形象征服了荧幕前面的万千女性,甚至还引发了当年法学专业报考热潮。一夜之间,少男少女似乎都觉得,一旦成为律师,就会轻松升职加薪、当上业内专家、出任合伙人、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律师职业是否真如同“一刀999级,送装备送GM号”的广告一致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律师作为服务行业,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眼光、经验等素质为客户谋取利益。面对时刻更新的法律、不断细分的专业领域以及风云变幻的市场形势,若想成为一名优秀律师,始终要枕戈待旦,分秒不忘磨枪待阵,须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学习并更新知识。
从普适角度讲,想要成为一名业内专家,需要10000小时。如果每天工作8个小时,一周工作5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而我作为一个智商情商双低、效率低下的新手,如何能不拖行业平均水平后腿?唯有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在工作量惊人的案件与项目的间隙中,寻找、花费更多时间去学习,在三年乃至两年内完成一万小时的积累。
律师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是安身立命之本,若青年律师没有付出大量时间研磨专业知识,大量参与诉讼业务与非诉讼业务,最终形成积累与沉淀,快速晋升与成长只是一厢情愿,抱着“一刀999级”的想法入行,完全使不得,甚至很快被行业所淘汰,毕竟,市场淘汰人都是静悄悄的。
2
大胆拥抱技术
英美法系的同行办公室往往会准备一个充裕的空间,里面满满当当地放着判例、专著等法律专业书籍,相当气派,满满的律师的职业自豪感。虽然我国大陆为大陆法系,但随着两大法系融合的势头越演越烈,判例在我国适用的价值越来越高。面对浩渺如海的判例,青年律师是否还需要向欧美同行一般,埋头纸堆中进行检索?如果这样的话,青年律师也就丧失了最大的后发优势——技术优势了。
2016年是大数据元年,2017年是人工智能元年,两项技术的长足发展如一阵新风般吹向了律师行业,各类律师互联网技术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林立,而各大律师行争相引入各类新派OA系统,唯恐在这一波技术浪潮中被拍死在沙滩上。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律师,对技术发展应有先人一步触觉与眼光,应充分思考技术对律师行业的影响。无须讳言,当前的法律行业大数据检索与人工智能系统仍有诸多瑕疵,还未能完全颠覆今天的律师执业生态。但如果不尽快做好准备,掌握诸如思维导图、判例检索、可视化、体系化管理等新兴技术或新兴概念,当技术大潮真正临身之时,青年律师何以自立?
忽如一夜春风来,春江水暖鸭先知。一线律师本应是对市场反应最为敏锐的群体。青年律师更不能美滋滋地固守残缺,必须积极、大胆拥抱技术,超车才有底气,才有希望。
3
积极组队打怪
平台、团队对青年律师的影响太大了,入行之初选择的平台与团队将对青年律师今后的为人处世、执业规范习惯、专业技能、社交圈甚至眼界气质造成深刻影响。正如鸡汤所言,与优秀的人共事,自身才更容易变得优秀。寻找与自身气质价值观契合的团队,更能工作愉快工作、尽情玩耍。
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律师就有一千个团队。律师作为极度自由与个人主义深度结合的职业,再加上极端专业型律师事务所、平台化律师事务所、律师互联网公司等纷纷崛起,提成制律所与公司制律所激情碰撞的今天,青年律师选择优秀的平台与团队显得尤其困难。但无论怎样,选择一个锐志进取、充满活力、具备改革魄力、薪酬支付水平高的平台或团队,应该说是不会有大错的。
4
表面功夫要做好
律师是靠专业吃饭的职业,专业是律师获取客户信任的唯一标杆。那么问题来了,作为青年律师,在年限、资历、经验均不足以与其他律师媲美时,如何将专业外化?
常言说得好:“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想要撑起专业的脸面,西装领带皮鞋这类规范的穿着习惯是必不可少的。一副B-BOY的外表凭什么告诉别人我是律师,凭什么要人家跟我合作?又如鸡汤所言,外表正是外层的内涵,如果太邋遢,就没有人有义务去了解你那颗金子般的心。作为一个从心底里热爱自己律师职业的人,也应让自己看得像律师。
其次,律师的大量工作成果需要用文字形式以固定与展现。毋庸置疑,文字性工作成果表达的观点与内容是最核心部分,青年律师应花最多的功夫在核心上面。但除此以外,若能够锦上添花则为更佳,其手段不胜枚举,如证据目录以表格形式列举、证据装订成册、代理词与证据目录相呼应、部分工作成果以可视化方式展示等等,种种手段都是为了让阅读者能够更好、更愉悦地接受律师工作成果所表达的观点与内容,并彰显出律师的专业程度。
当然,锦上添花做起来确实很烦、很累,需要系统化的培养与经年累月的使用习惯。这就回到了上一个问题,选择一个优秀的平台或团队,除了利于青年律师在核心专业上有所长进外,还会让青年律师更好地养成这类锦上添花的习惯。
5
努力扩大社交圈
很多青年律师入行时都会带着学生气,经常感叹:“社会啊社会”,不愿意对外接触过多。当然,学生的交际圈一般较为狭窄,常年与同班甚至同寝室厮混。但律师毕竟也是一个商事性职业,扩大交际圈是必要的。实际上,共青团、律师协会、校友会等各类组织举办专业或非专业活动非常丰富,只要迈出第一步,青年律师也就为营销自己打下了基础。
6
结语
经常会有新入行的同行给我说:“听说做律师要穷三年,很难。”是啊!确实难,能做到上述几点的哪位又不是青年律师之中的佼佼者呢?成年人的世界里,没什么事是容易的,但正如胡适先生所言:“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即使开了一辆老掉牙的破车,只要在前行就好,偶尔吹点小风,这就是幸福。”在职业生涯中获得的每一点进步,都应是欢喜的。青年律师成长不易,但确会带来回报,与各位共勉。
作者:陈仕壕
来源:重庆钜沃律师事务所
免责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